电子报旧版 2019年02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新闻
4 2/4 1 2 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中国科幻电影一大步
· 太空探索需合力
· 国博观展过大年
· 比利时“凤凰”啤酒飞向中国餐桌
· 乌拉圭牛肉“走”进国人春节菜篮
· “年货班列”给春节增添“洋味道”

  相关文章: 
中国科幻电影一大步
首部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口碑票房双丰收,靠什么?

( 2019-02-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流浪地球》于农历大年初一上映,在上映初期排片和票房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却在其后实现逆袭,排片量和票房逐日提升。并且收获良好的口碑,引发热议。据国家电影资金办统计,截至2月7日,《流浪地球》票房已接近8亿元人民币。
 
  作为首部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也为启动中国科幻影视工业奠定了基础。“它实现了精准的类型控制,而且达到了行业很高水准,迈出了追赶好莱坞顶级制作的一大步。”未来事务管理局合伙人李兆欣说。
 
  “这是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讲道,“不仅是人类自救,而且是和地球一起逃离的故事,同时,它仍然是父子故事,但父子故事放在了中国的血缘当中。”
 
  《流浪地球》的核心情感是家庭。这是国人关于亲情、英雄、故园、家国的故事。影片中的春节、回家等情感元素,契合了春节档期的节日氛围。
 
  西安市民樊兴刚成为父亲三个月,电影使他感触最深的是作为父亲的责任感。“吴京、吴孟达、李光洁在电影里都是父亲的角色,他们的默默付出、不善表达都是中国父亲的一种共同形象。同时,这些父亲都心有大我,为他人、为人类做出了自我牺牲,也体现出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作为一名父亲,这对我启发很大。”
 
  河北辛集市民李海津携家人一起到电影院里观看后说,电影中的亲情戏份让他更珍视家庭,更加懂得肩头的责任。
 
  家住广东省江门市的周颖森也认为这部电影符合他的期待。作为科幻迷,他看过《流浪地球》之后,对国产科幻电影充满了信心:“有好的故事,加上工业化的制作流程,就可能出‘爆款’。”
 
  同时,电影把故事架构在光年尺度和浩瀚宇宙中,用具象化的电影表现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等浪漫主义、英雄主义的本土文化。
 
  导演郭帆表示,将地球带走表现了中国人对于土地的情感,文化内核将是我们科幻文化的基石。
 
  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岩说,《流浪地球》广受好评,说明中国的科幻创作正在迈入新的阶段——由“单打独斗”的图书出版为主向“集团作战”的电影制作为主转变。
 
  在他看来,高水平的作品、受众市场的培育、稳定的投资、科幻迷群体的增长是中国科幻创作进一步发展的四大关键因素。这种转变所反映出的全社会科幻热情的高涨,也和中国近年来在科技领域的整体显著进步有直接关联。
 
  科幻作家韩松也说,科技进步促使中国人将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宇宙。“中国科幻是迅速复兴的古老文明对未来的大胆想象,它的征途将是星辰大海和广阔未来。”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逐步推进,韩松对本土科幻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吴岩表示,要保持现在科幻创作良好的势头,不仅要从政策、投资等领域进一步激发原创的力量,还要在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方面下功夫。
 
  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能让孩子们看我国文化背景的科幻电影长大是导演郭帆的梦想。“这也许可以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放开他们的想象力。”
 
  作为电影监制,一贯谨慎小心的刘慈欣在观看过电影后笑着说:“中国的科幻电影真的起航了。”
 
           (记者王秉阳、白瀛、荆淮侨、陈宇轩)
 
               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
 
 

中国科幻电影一大步
首部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口碑票房双丰收,靠什么?

( 2019-02-09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综合新闻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