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3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经济·民生
16 6/16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千年古城感受“中国创造”新脉动
· 最高法发布司解,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
· 用上高科技,春耕不忙了
· 增收有保障,农民种麦忙

  相关文章: 
用上高科技,春耕不忙了
中原麦田“科技春耕”效率高

( 2019-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郑州3月28日电(记者宋晓东)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30万亩高标准粮田里,返青的小麦已经长到小腿高。春耕时节,除了一辆大型的智能喷灌机正在喷洒水肥混合液,一望无际的麦田里竟然看不见一个农民劳作的身影。

  “抢农时、备春耕,一家老小齐上阵、人吵车闹机轰鸣”,这曾是春耕麦田里最常见的画面,然而这些年却渐渐淡出了中原麦田,农业科技的发展正在让“农忙”变“农闲”。

  “过去种田在地上,现在种地在天上。”张玉峰是浚县的一名种粮大户,他承包了2000多亩地,春耕植保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用3台无人机施肥打药,不到3天就全部干完,是过去人工作业效率的几十倍。近年来,土地规模化经营发展带动着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植保机、无人机“飞进寻常百姓家”,代替人工投入到了田间管理中,“只看飞机天上转,不见农民田里忙”。

  记者采访发现,农业科技不仅改变着农业的生产方式,更带来了农业产业的革新,让农业生产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的华丽转变。

  在浚县,不少种粮大户的家中都有一块“看地”的电子显示屏,通过气象卫星获得的温度、湿度、风量、雨量,以及土壤墒情、病虫害和灾害预警信息会在第一时间显示,农民可以根据这些农业数据提前做好应对。鹤壁市气象局气象台台长任丽伟说,利用气象卫星指导农业生产,农民可以足不出户就实时获取7类农业参数,及时了解农作物生长情况、病虫害防治等重要数据,每亩小麦可增产50斤。

  为了让农民更便捷地获取信息,鹤壁市气象局还专门研发了手机App,农民不仅能随手获取各地块的各种数据,还能通过手机遥控指挥田间的摄像头,观察农作物生产、拍摄实时画面,一旦发现害虫等异常情况也可以拍照片上传系统,由专家研判进行指导,实现双向互动,农民“坐在家里把田管”。

  “去年我承包的2000亩地,从种到收只用了4个人,效率又高产量又好,种地用上了高科技,春耕不忙反而闲了。”站在田边看着喷灌机在麦地里行走,张玉峰无限感慨。

 

用上高科技,春耕不忙了
中原麦田“科技春耕”效率高

( 2019-03-29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民生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